实时:【剧透警告(下)】从设定党视角对进击篇剧场版《无星夜的咏叹调》进行深度分析
前排提醒
该剧透涉及了剧场版《无星夜的咏叹调》、进击篇漫画、进击篇小说、BD小说《开服第七日》,并有部分对比。
(资料图)
主观成分可能浓厚,请谨慎看待。
桐亚相遇部分
首先,进入【51:16】这个节点——
【昨天终于抵达第一层的迷宫区了。】
【马上就要三个星期了,才到这里啊。】
【通关要多少年啊?】
【通关?胡说什么啊,怎么可能!都已经有1800人死了。】
【再什么努力,大家最后都会死。】
——路人的这些对话,无一不透露着此时的时间段,以及第一层三条攻略路线之中最短线路(野猪区域boss)被迪亚贝尔突破,让大部队得以从这条路线前往迷宫区前的城镇《巴尔托纳》的重要事件。
-
但仔细回顾这段画面会发现一个小问题——
亚丝娜刚睡醒,可时钟显示已经是2022年11月27日(10:32)了……
出事的第二十天是11月25日;满三周是11月26日。而27日的昨天,也就是说野猪区域boss被突破再慢也是11月26日。
可是【马上就要三个星期了】这句话,表达的时间实在是有点问题啊。可能是翻译的问题,也或者是剧本的小瑕疵没搞好吧。
不过这不是重点,倒也可以忽略。
-
这里的主要问题还是得回到桐人身上。
根据《开服第七日》的描述,桐人和阿尔戈算是已经开通了三大路线之一。所以保守算上去往《巴尔托纳》再隔天去往迷宫区的时间,大概第八天就能在迷宫区高强度刷当前楼层的高级怪,以及拿宝箱。
桐人跟阿尔戈说,回霍卡伦村完成任务后,再考虑《巴尔托纳》以及迷宫区那边。
我个人觉得合理是合理,但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——
就是桐人的12级以及迪亚贝尔的12级,到底是怎么来的?
这里先回顾一下SAOP1的文本——
简单来说,第一层12级算是目前顶峰(如同打怪没经验或者到下一级所需的经验太多,卡等级了)。而大部分高级玩家,特指参与第一次楼层BOSS攻略战的人,平均值才只是10级。
换句话说,同期8、9级的高级玩家保守估计也有一定缺口人数吧。
桐人和迪亚贝尔藉由丰富的封测经验,抢先更效率地刷怪和搞任务,理论上是可以对的上12级的。但问题出在迷宫区这个理论上是“丰富的经验池”,他们竟然一个是26日才打通关节可去,另一个12、13日就能去却不想第一时间去。
这不是尬黑,而是给的信息量太少。而且安排去更高级的刷怪区的时间,感觉不太合理,似乎过于延后了。
-
接着再回到剧场版。
可以看见,《cotton dress(棉质连衣裙)》、《fancy dress(花哨连衣裙/化妆服)》、《muslin tunic(薄纱束腰外衣)》、《flannel skirt(法兰绒裙)》、《silk camisole(丝绸背心)》——亚丝娜把这些衣服全卖掉了获得115柯尔。
在特典小说中,米特也描述了——【说起来亚丝娜她,连衣服也各种各样买了很多】。
换句话说,这把衣服卖钱了,我不敢肯定亚丝娜此时究竟是怎么想的。但姑且是下定决心去迷宫区刷怪。
另外,她腰上挂着的剑,我又重新前后确认了一下。直到在迷宫区刷怪,她的剑还是第二十天那把(同类型)。
——在小说中的描写是,她说买了5把商店货《Iron Rapier(铁质细剑)》。
-
接着,在打完狗头人后,翻转一下水平镜像会发现——LV10,经验40,柯尔24,道具(材料)数5。
在小说中,没有这么直接表明亚丝娜是什么等级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按照结衣剧情说的那样——亚丝娜是自闭了两周(11月20日前后)后才出发,后续再到迷宫区的话,亚丝娜的等级保守估计不会超过10级。
原因是刚刚放出的SAOP2的等级相关描述,小说亚丝娜是浪费了头两周,但又经过4天高强度刷怪补了回来。所以保守估计浪费一周时间吧。
-
不过这是小说中的情况,那么剧场版中呢?
剧场版亚丝娜可以说由于有米特带了二十天(11月25日),姑且不考虑时间瑕疵,近乎无缝衔接11月27日迷宫区开通的话。普通玩家10级,尤其在经历过猪笼草群以及高强度3、4天刷怪后,亚丝娜10级还是能够接受的。
顺带说到“3、4天高强度刷怪”,由于两人接触时间是在12月2日,若忽略2日凌晨当天,28、29、30、1日四天,保守算上27日才去往《巴尔托纳》的用时,时间姑且对的上吧。
-
再者,来到亚丝娜昏倒的情节。
这段内容,包括两人在迷宫区相遇,以及后续借浴室剧情——
在第一季动画中,算是为了“桐亚中后期才好上的老框架”当时做了一定删改。
我个人是觉得还好,为了剧情合理性作出了一定牺牲,贴合中后期感情线。
这里顺带一提,当时做第一季动画的时候还不叫进击篇,而是就是《无星夜的咏叹调》。进击篇第一卷是后续把《无星夜》、《无星夜-续(体术剧情)》、《胧幻剑的圆舞曲(第二层)》给整合到了一起。然后等SAOP2出来把桐亚强行捆绑为一个固定任务队后,相当于是吃书了(第一卷的后记中老贼自己也亲口承认了这个事实,感情线前移)。
因此,后续的进击篇,桐亚之间的后期滤镜尤为严重(请谨慎理智看待),好感基本可以戏称为满值。
-
说回正题,在进击篇小说包括漫画中,基本都说了桐人是用睡袋把人搬出去迷宫区的。换句话说,剧场版也是一样。
不过小细节的不同是——
小说是回到城镇里,先吃奶油,再去会议。离开前桐人发现亚丝娜不懂专业术语,所以诱惑她到自己家。后面就是喜闻乐见的浴室情节。
而漫画是从草坪上醒来后,亚丝娜肚子叫,桐人提供了奶油,然后藉由远处《巴尔托纳》的钟声,把剧情再导向了会议。该漫画的整体风格偏向于脱戏诙谐。
而剧场版,相当于第一季TV版吃完奶油后,后续加了浴室情节。
-
哦,对了。
桐人向亚丝娜“索取”地图的这一段,姑且是一个借口吧。
毕竟桐人都到迷宫区相同阶层,甚至是去往迷宫区第19阶层(第一层最多20阶层,我记得后续有的楼层记得有10和30的不一规格)。所以原则上不太需要。
-
接着,是浴室剧情相关。
小说是由于有人要买桐人的剑,所以阿尔戈来跟桐人相议卖不卖。不过桐人反买情报,发现是牙王。当然,等迪亚贝尔死后,他才后知后觉发现牙王只是替身,真正的买主其实是迪亚贝尔(但这段剧情删了)。
这里引申一个BD小说新加的设定,就是《森林的秘药》这个获取《韧炼之剑》的任务,被限制了24小时冷却时间。
我不好评说这是否画蛇添足,就这样过了。
于是小说和漫画中,也正是阿尔戈的到来,后续阿尔戈离开前借用房间换衣服,那就撞上了亚丝娜。
画面到底怎样不知道。但三秒后,亚丝娜冲出来,模糊的描写是桐人没有了记忆。
这段在漫画中有了更详细的表现——刚好是亚丝娜穿上贴身物件的时候,桐人为了抓阿尔戈倒在了门前,然后挨了一剑。
-
当然,剧场版基本把阿尔戈的戏份删光了。
剧情变成了桐人为了队伍考虑,给亚丝娜换武器,还去铁匠铺强化(这在小说里只是随口一谈)。
不过这把武器到底是不是《Wind Fleuret(风花剑)》,目前看是不是。
我可以确认,桐人给的这把有“D护手”,而mito后续给的则没有D护手。结合小说插图发现,后者似乎才是《Wind Fleuret(风花剑)》。
另外,在小说中——
也可以发现《Wind Fleuret》原本是由桐人推荐,从别人那买来的掉落物。
不过在漫画中,则似乎是通过打某种黄蜂怪而获得的掉落物,剧情改编成了刷怪掉。
——所以说,剧场版这段剧情的改动,几乎是把与桐人相关的这把细剑,姑且分给了新人物(米特)。
评价到底是好是坏,因人而异。
我就不评价了。
-
接着来到两人夜晚聊天。
亚丝娜借着会议上的封测玩家话题,尝试问游戏是否改变了一个人(mito)。
桐人反问是否有什么过节。
亚丝娜把事情描述了出来,最后得到结论【所以她看重道具而抛弃了我】。
但桐人又反问是什么怪物,然后藉由“mito用镰刀”,“鼠人出细剑”得出结论,并说这不关封测玩家什么事,对方是个怎样的人,亚丝娜自己知道。
这回答姑且是缓解了亚丝娜的心结。
——老实说,这段逻辑分析算是写得比较好的了。
不过也正是由于封测玩家话题,又引申出了桐人身为封测玩家因“不作为”而自责。
这里桐人“欲言又止”的话,其实没那么难理解。仅仅只是亚丝娜听出了桐人在自责,但这种话题没啥好说了。就像亚丝娜一开始说的,封测玩家也有好人。
-
-
BOSS战部分
这段怎么说呢,桐人的绿色剑技,看轨迹应该是横斩和斜斩。单纯换色罢了,没啥好说的。
真有问题的是boss的剑技——
小说中,C队的迪亚贝尔为了拿LA(最后一刀奖励),让小队围了上去,但仅有他们C队6人。
但剧场版的剑技却是变成了砸地,旋风炸人。不仅把C队的全麻痹了,还把刚换上的A队(艾基尔等肉盾)全给麻了。
注意是【闪电】图标麻痹效果,不是原文的眩晕。
换句话说,就是故意削减艾基尔的戏份,让渡给了mito。
然后boss收人头的连招算是还原了,通过《浮舟》挑起,再《绯扇》三连击收掉。
-
接着,真硬挑毛病的话,就是输出和血量的艺术化表现的问题了。
这段原文中可是说了,亚丝娜收拾一只怪绝不是“一刀秒”。而且原剧情自桐人被boss利用可变剑技《幻月》砍翻后,是撞倒了亚丝娜。然后是艾基尔前来来救场,期间包含了被桐人指挥磨去血量,最后再打断和收割。
之后就是桐人回血,顺带确认现场情况——
狗头人护卫兵,是定期刷四只。不是剧场版的一下刷十只以上。
顺带一提这段内容,还说了药剂是【持续回复效果】。
好嘛,之前没找着,现在直接盖棺定论了。我就说哪有那么离谱的表现,是顺回的同时,又让亚丝娜一个游戏小白把怪群给反收割了。
-
再来,是指挥问题。
小说中,亚丝娜掀开斗篷,姑且是为了接管指挥权,并让其他玩家冷静下来。
而且说出攻略方法的,是桐人这个资深的封测玩家,还是趁机说的。
可是这剧场版,居然让亚丝娜这个小白来说。
认真的?她现在的游戏理解有这么强?她还不认识(太)刀系剑技吧。
-
还有,剑技问题。
疑似线性攻击一连四下,僵直呢?
你要说两人切换的时间里有短暂的僵直就算了,这一连四下又是什么意思?
桐人的剑技换色就算了。但最后收割的时候,不是小说的《垂直弧形斩》二连击,而是改用了《音速冲击》直接收割被亚丝娜顶到天上的boss。
看得出,这里节奏很赶,不像小说那样还得磨血再收割。
Emmmm,别人观感怎样我不知道,反正我个人看下来觉得打斗很乱又不还原,还挤兑原来配角(艾基尔)的戏份。加上输出表现不合理,说它艺术化加工都是高情商的说法了。
而且,它之前亚丝娜喝药瞬回的表现,现在就故意让mito来拦截剑技残血,然后还擦脸又硬挡一道更有打击感的剑技。玩儿呢?
-
-
战后部分
剧场版跟TV版相同的是,都是由牙王起头,说桐人不救迪亚贝尔。然后他的E队队员开始发难,怀疑桐人是封测玩家。
补充一点,两者都有牙王和迪亚贝尔喝交杯酒的片段,并且两人间似乎有交易——大致可以猜测为【迪亚贝尔出资让他买桐人的剑】,作为代价就是【牙王得以上台发表离谱言论】。
当然在小说中,另一方面是桐人有封测嫌疑,姑且是迪亚贝尔为了逼他出掉武器,所以没出掉武器的桐人隔天就被牙王嘲讽了。
说回小说和漫画中呢。
却是由C队的迪亚贝尔的队友率先发难(就是后来龙骑士团的林德),然后牙王的队友引导话题,说桐人是封测玩家。
但在剧场版中,更是波及了亚丝娜。
需要注意的是,牙王的这个队友,就是和poh有关联的乔。是他故意煽动的。
-
-
牙王相关
换句话说,不是进击篇故意洗白牙王,而是牙王在TV版中的形象,基本就是被彻头彻尾描写成了“坏人”。
不过其中的逻辑矛盾在于,假设牙王就是“坏人”,他没有这么大的人格魅力吸引其他人加入他的公会。
所以他实际是 “暴躁老哥”这种形象,他在初始之城鼓动了一群人,然后又打着平均主义的旗号,对下面的人的确不错,于是后面才吞并了mmotoday等大小公会,成为了最大公会。
后面之所以和辛卡争权,是74层的剧情相关。牙王公会继25层的大失利后,又一次在74层崩了。相当于牙王的权力斗争,从而诱发了该事件。
-
-
迪亚贝尔相关
详细的可以在b站搜【卡莉西】这位UP的SAOIF剧情,包括牙王也有一定的表现。
在第一层的IF剧情中,【31:40】的这段开始,迪亚贝尔就跟“我(玩家)”和小春(官方给你的女主)坦白了封测玩家的事实。
他说,牙王在会议上说得没错,他(封测玩家)其实应该帮助其他玩家的。因为和怪物战斗的方法,还有好赚的任务,这些他都知道。但是他没法保全一万人的性命,因为帮一个人的时候,说不定另一个人就会死。到时他能对失去生命的人负责吗?一想到这点他就说不出口。他只能欺骗那些不知道他是原封测玩家的伙伴(就是林德他们),告诉他们【是因为我的直觉很准】,引导他们顺利升级而已。
这时候,“我”说了一句:那也算在帮助人/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是有极限的。
然后他又说,很感谢你能这么说,但依然改变不了他欺骗伙伴的事实。而此刻,他是在欺骗过去他没有伸手帮助的……现在还留在这个世界里的全体玩家。但他正在做这世界所必要的事情,他是这么相信的。集合分散在各处战斗的顶尖玩家,攻略这个楼层,然后再攻略下个楼层……迟早我要成为突破第一百层的领队。
这里我说句实在话——
若从他的视角出发,他处理掉桐人这个威胁,自然是对自己的“理想/想法”有利。毕竟川原又加了设定,《韧炼之剑》的任务冷却24小时。所以该剑特别稀有,买下桐人的剑,是增强自己的同时,又削弱了威胁。
可惜他的做法在“我们(大部分人)”看来是“极端”了一点,采取的方式不对(基本很多人都倾向于主角,毕竟涉及代入嘛)。但又不能忽视桐人在封测的表现,那的确是个大威胁。
——所以,我建议是多视角看待问题。
-
-
最后部分
先说说小说。
小说中和剧场版一样,亚丝娜追到了第二层入口。就是为了桐人在战斗中念了她的名字,所以要问个清楚。并且顺带和漫画版一样,艾基尔和牙王委托了话,让亚丝娜转述给桐人。
当然,在第一季的TV版中,直接就是在楼梯上问清楚,然后就分开了。
个人觉得,以当时中后期才起来的两人的感情线,这距离把控算是比较到位且合理的。
-
再说回剧场版。
这段摸脸固定视角看左上角的名字,跟小说和漫画一样。不过小说和漫画的亚丝娜是回到了大部队中的,跟桐人分开。
而剧场版这段,亚丝娜却跟mito说,她要跟着桐人走,在桐人前方找到了她在这个世界应该过的生活。后续亚丝娜还跟桐人说,她找到了追赶的对象。
简单分析一下剧情改动的用意。
毫无疑问,【追赶的对象】是指桐人身上的封测经验,跟着他混,自然会活得很舒适。但在另一方面,制作组也在暗示并特意拉近桐亚之间的距离。反正继续让亚丝娜跟着mito的话,就算亚丝娜不“膈应”,部分观众的观感也不会好到哪去。
因此回去跟闺蜜一起这条路行不通,那么制作组就干脆让亚丝娜跟着桐人了。毕竟第二层的剧情,乃至第三层的精灵任务强行捆绑到底九层,后续两人基本是一起行动的。
所以,这要我怎么说呢?
我是觉得逻辑行不通。
一方面mito是闺蜜,两人有现实的关系打底。昨天夜晚,桐人还帮她解开了闺蜜离队并不是为了稀有道具的疑惑。再者,人家mito刚刚还那么自责想讲清楚情况,甚至送出《风花细剑》。
另一方面这时候的桐人,只能说是一个刚认识的队友吧。
换句话说,完全可以先加好友,一边安抚自己的闺蜜,一边有需求、有疑难了还可以结合两位封测玩家的经验。然而亚丝娜跟“刚认识的野男人”跑了,这让米特这个闺蜜怎么想。
(我自己也没想到,我竟然会为米特抱打不平。说真的,代入这个视角看问题,难免有些难受。)
我再补充一点,亚丝娜在漫画中说过——【如果你是SAO的专家,那么女校出身的我就是心理战的专家噢。】
而且就算小说中没说过这句话(忘了,不清楚有没有类似),亚丝娜的大致表现也都是高情商。
且不说进击篇小说尤其是这剧场版的后期滤镜是否更加严重,这样一改我觉得已经有点OOC(人设崩坏)的嫌疑了。
-
最后再罗列一下我个人在意的问题吧。
1米特的镰刀,原则上不是这么容易见到并在商店获取的类型。特别是在接下来的剧场版2《阴沉薄暮的诙谐曲》中,新装备似乎有更离谱的设定。另外,这种特殊武器也容易吸引他人注意。
2亚丝娜的发型不受系统保护,米特随手就能解。
3把本来亚丝娜一个人自闭两周的戏份,拆成了两份。一方面加剧了亚丝娜的小白形象,另一方面米特这个人设又不能起到引导萌新的作用。甚至关键时刻还跑路了。简直就是一段“中规中矩”的剧情,改成了两段“比较拉跨”的表现。
4药剂瞬回问题。小说是持续回复,还形容很麻烦,盖棺定论是有设定冲突的。
5怪群难度表现拉大跨。别人被围殴会死,亚丝娜一个小白被围殴,血量靠“瞬回”吊回来,一个人却反刷怪群。而米特不看左上角血量变化,反而不想看见死亡,踢队友。包括了狗头人卫兵一刀秒的表现。
6剑技问题。包括换色、僵直等,不再赘述。
7时间问题。涉及桐人和迪亚贝尔的12级来源,两人没有第一时间换更高级的刷怪区。另外是20天的打底,亚丝娜没能从米特那学来更多游戏基础,多多少少存在些许问题。
8通讯系统。好友死亡后,到底是否会删号。照搬旧设定,严重逻辑错误。
9《风花细剑》的羁绊,改成了米特。
10阿尔戈戏份删减。
11为了给米特让戏,挤兑艾基尔为数不多的戏份。
12亚丝娜抛下刚解开误会的闺蜜(米特),然后跟刚认识的男人(桐人)离开的表现,疑似有人设崩坏的嫌疑。
-
以上,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吧。
这剧场版各方面在我看来都不尽人意,只能勉强给个合格分。
而且到底不好在哪呢,我都是有详细分析和对照的,然后才得出了这番评价。或许主观成分会有点浓厚(请谨慎看待),但这就是我的观后感。
自进击篇吃书以来,我一直不太看好这个系列。
当然,若不带脑子看,纯粹去恰桐亚糖的话,是个不错的体验。
但是对于我而言,尤其我还是个同人作者,一度为了还原和整理SAO的设定,那体验只能说是【灾难级】。设定各吃各的不说,简直是一团废墟。若为了合理性考虑,你得选择性牺牲某些设定,以及帮他打补丁尽可能去圆。
这样一来,想摁着老贼打一顿的心,的确是有的。
算了,部分敏感内容删掉不说了。
但我个人认为,正是因为老贼(包括动画制作组)元素乱炖、摆烂吃书,这才是一切的导火索。总之,个人认为强推桐亚糖这操作有好有坏吧,我个人不宜多说什么。
而且我声明一下,我也没啥恶意,只是单纯闲聊问题和现象而已。
-
-
最后
就试问,其他圈子都是这样乱作一团的吗?问题又到底出在哪里呢?
我不太理解,也不太想深入。
就游戏圈的那句话——玩游不混圈,快活似神仙。
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,仅此而已。
主观部分可能有些多,自己谨慎看待,概不负责。